English

周恩来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建造

1998-03-01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王凡

人民大会堂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议事的场所,因此其建筑设计必须是既庄严肃穆又典雅富丽。从设计、评图一开始,周恩来就介入了工程的指导和评定工作。但前几轮设计皆不理想。

周恩来发现,如果天安门广场不能基本定型,直接影响到广场两侧建筑的设计,因此他希望在第三轮设计时,拿出一个基本定型的广场规划。辛毅提议革命博物馆、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两组建筑间,应有500米的距离,才足够游行站队。北京规划局初定革博、历博的建筑宽度为140米,为求对称,建议大会堂亦宽140米,南北长则为270米。在布置设计时,万里曾要求大会堂的总建筑面积不得超出7万平方米。

在7万平方米内要容纳三组相对独立的国家最高级别的建筑,著名建筑设计师张(bo)感到非常为难,如大礼堂狭窄不尽如人意,宴会厅贵宾入席没有回旋余地,没有休息场所,类似大灶食堂,没有国宴气氛,有损国家尊严。在第七轮讨论时,赵冬日与沈其搞出了个大大超越限制的方案。首先突破原定的占地面积,放大到宽210米、长340米。方案送周恩来审看,随即被认可。1958年,张(bo)任设计总工程师,开始总体设计并施工。

结构和桥梁专家们对挑台的制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认为二层悬挑16米,三层悬挑14米难度并不大,并论证端头应允许颤动。但周恩来立即予以否定说:大会堂应该安全第一,不能在这儿试验新结构,颤动一定要防止,而且要考虑会出现挑台观众拥至前台欢呼的场面。周恩来还提请设计人员考虑万人大会议厅、5000座宴会厅的紧急疏散问题,必须认真计算,要门多、路畅,保证在短时间内清场。

周恩来就人民大会堂设计与建造发表了三点意见。首先,建筑过大没有什么不好,就是要好社会主义之大,喜社会主义之功,但同时要贯彻适用、经济、美观的原则,要大而有当。第二,要以以人为主、物为人用的观念去处理细节,不要故弄玄虚,要有平易近人之感。第三,在艺术风格上,应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胸怀,兼容并蓄,不能囿于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圈子。

大会堂面积为17.18万平方米,合160万立方米,共需400万工日。而建设者们仅仅在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的280天,就完成了主体工程。在高峰期,施工现场的工人超过了1.5万。

1959年国庆前夕,人民大会堂如期完工。在庆功宴会上,周恩来对专家们说:我对大会堂的设计很满意,给你们打五分!

张(bo)一再强调,人民大会堂总设计师的头衔,应该归于周恩来总理。他对整个建筑设计的指示不光是宏观的,而且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细节。在对大会堂的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正门台阶、坡道设计处理过程中,周恩来亲自到御河桥交际处大门厅的大楼梯步登步测,再与设计的阶高和阶宽尺寸加以比较。最后,与张(bo)等一起定下了坡度缓、分两段的设计。这样的处理,使登行的人既不致过劳,中途可稍事休息;又烘托出雍容大雅、隆重肃穆的气氛。周恩来考虑到人大开会时老年代表进出上下可能要坐轮椅,因而提出在西大门南北两侧庭院内,铺设可以直达入口的车道。张(bo)说:“在大会堂建设中,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,周恩来不仅是一个政治家,还是一个很专业的建筑设计师,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建造,如果没有周恩来的神来构想,拍板定案,是不可想象的。”

(《人物》1998年第2期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